当前位置:新笔趣阁_蓬草小说网>书库>都市青春>逆袭1988> 第896章 考察安纺厂

第896章 考察安纺厂

  天才1秒记住网址 PengCao.com ,
  李文娟当然是开玩笑的,两个人相视大笑。
  “姐夫,我们要不要抽空到处去玩一玩?”李文娟道,“我们上次来,很多地方都没有看到。”
  “等忠叔开着车子到了,我们再去巢湖看看吧,还有包园也值得一观。”
  “姐夫, 太湖我也没去看过呢!巢湖大,还是太湖大?”
  “当然是太湖大。”
  两人商量着下午去巢湖游玩。
  忠叔开车过来还没这么快到,王林不让刘希贤派车子,是不想麻烦他们。
  王林收拾完行李后,便和李文娟一起出去。
  他们先到包园来。
  包园也就是包公园,在芜湖路72号, 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园林。
  此始建于北宋嘉祐七年,198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 80年代中期经过修缮后重新对外开放。主要由包公祠、包公墓、清风阁、浮庄等景点组成。
  这些景点都是依傍着包河而建。包河沿岸绿柳成阴, 蒲荷万柄,包河水碧波荡漾,清风徐徐。
  走进景区,迎着风一吹,顿感神清气爽。
  相传包河里的鱼脊背发黑,被称为铁面鱼,包河里的藕为七孔红花藕,而且断之无丝,被称之被无丝藕,合二为一,就是铁面无私。
  包公祠相传是包拯求学的地方,迎面一个亭子,亭子里就是著名的廉泉,就是一口古井,年代已久,水面离地面很深,站在井口往下只能看到黑乎乎的一片。
  传说清廉之人喝了这水, 会觉得甘甜可口,而贪婪之人喝了这水会头痛欲裂,上吐下泄。
  前往走就是浮庄。
  浮庄是一座小岛,岛上小桥流水,绿树环绕,四周湖面全是荷,但现在还不到看荷花的季节,看不到十里荷花飘香的美景。
  穿过回廊,前面是包公墓。
  二进大殿之间是石板路,路边有石虎、石羊、石人守护,此处庄严肃穆,令人不敢高声喧哗。
  包公像是金身所塑,上面悬挂着几块牌匾,寒芒正色、清风亮节、庐阳正气,令人看了心生敬畏。
  最后是地势最高的清风园,站在游廊上,可以俯瞰整个包公园的美丽景色,湖光山色尽收眼底, 心旷神怡。
  “都说人过留名,雁过留声。像包公这样, 真的是不妄此生。”李文娟看得颇有感慨,问道,“姐夫,包公还有没有后人在世?”
  王林笑道:“有啊,船王就是包公的嫡系后代。”
  “香江那个船王吗?”
  “对。”
  “哇,他的后代也很牛哦。”
  “聪明有种,富贵有根!”
  李文娟一头长长的秀发披垂着,被风吹起来,青丝飘拂到王林的脸上,拂过他的脸颊。
  她背负双手,挺胸吸肚,仰头享受着清风拂面的清凉。
  感知到王林凝视的目光,李文娟忽的睁开双眼,看着他笑:“姐夫,和你一起出来游玩真好。我每次和你出来,总有一种感觉,觉得这世界上只有我和你两个人,再也没有其它人了。”
  王林笑道:“你这是臆想。”
  时间有限,他们游玩包园时,天就快黑了。
  夕阳西下,天边一片火烧一般的彩霞。
  王林和李文娟走下清风园,慢慢的往外走。
  李文娟靠近他,挽着他的胳膊,笑道:“我们晚上到哪里吃饭?”
  王林偏过头,正好碰到她的头发。
  “别动,文娟。你头上有个虫子。”王林说道。
  “啊?姐夫,什么虫子?我最怕虫子了,你快帮我拿掉。”李文娟站在王林面前,低着头,双脚不停的跳动,可爱得像个小孩子。
  王林伸出手,轻轻一弹,将落在她头发上的一个小虫子弹开。
  李文娟问道:“是不是毛毛虫?看着好恶心的那种?”
  “不是,就是一个小飞虫。被我赶走了。”王林道,“你身上太香了,勾引了虫子。”
  “怪事,虫子也喜欢美女吗?”李文娟伸手摸了摸头,笑道,“不是勾引蜜蜂才对吗?”
  王林哈哈一笑。
  李文娟仍旧挽着王林的手,小鸟依人般,俏丽迷人。
  两人走出园来。
  李文娟说红旗饭店的菜吃腻了,想换个口味。
  庐州也有很多老字号菜馆,只不过经历过公私合营那一段时间后,很多老字号都渐渐湮没。
  王林带着李文娟来到一家名叫“快活林”的饭庄。
  在水浒里,快活林本就是酒家的名字,生意人借用这个名字来开饭店,倒也合适。
  快活林饭店的菜,不太合王林的口味。
  李文娟也觉得不好吃,说还不如红旗饭店的菜。
  王林笑道:“走南闯北就是这样,总得尝试各种风味的菜,也总会遇到不好吃的菜,遇到不喜欢的人。这就是人生。”
  李文娟撇撇嘴道:“姐夫,你可真行!吃个不好吃的菜,你还能吃出大道理来!不好吃就是不好吃!”
  “你要说不好吃,那为什么别人吃得那么开心?”
  “每个人的口味并不一样呗!”
  “这就对了。所以人世间的百态,不是一个模样。”
  两人胡乱吃了,起身回酒店。
  忠叔开着车到了红旗饭店外面,一直在等着王林他们回来。
  “王总!”忠叔迎上前来。
  “来了怎么不打我扣机?”
  “知道王总有事,就没打扰。”忠叔笑道,“李总好。”
  李文娟抿抿嘴,问道:“你吃过饭了吗?”
  忠叔回答说已经吃过了。
  王林道:“你自己去开个房间休息吧!我们明天去安纺厂。”
  “好的,王总。”忠叔低声道,“王总,我听说街道上不太太平,你们晚上要是出去逛街,就喊我跟着。”
  王林道:“哪有什么不太平?我看太平得很。坏人哪里都有几个,但也不会这么不巧,盯着我吧?”
  忠叔道:“王总贵气逼人。”
  王林笑了笑:“我在申城还有点名气,到了这边,没有人认得我!”
  就连郭兰都不知道王林的真实身份,何况其它人?
  这边的模拟通信网络还没有普及,王林来庐州也没有带大哥大,只在腰间别了个bb机,穿着也很朴素,看不出来是个多么有钱的人。
  晚上,王林也没有外出,就在房间里看看电视,然后打电话和家里人聊聊天,十点钟便上床休息。
  一夜无话。
  第二天早上。
  天没有大亮,车流还不算熙攘,街道上逐渐有赶着上班上学的行人。
  街道两边的早餐店已经开了门,仿佛那一抹早餐气就是唤醒城市的号角声。
  王林和李文娟出来找好吃的早餐店。
  有一家三合土菜馆,经营各种小吃早点,虽然是一大早,却已经坐了不少食客。
  李文娟说这店生意好,味道肯定不错,拉着王林的手走了进去。
  铺子不大,只有十几个平方米,一个灶台几张桌子,夫妻俩开的店。
  这里的粉面都是炒码。
  女人在招待客人,男人在做菜。只见他点火、热锅、油烧至冒烟,一把撒入芹菜、藕条、洋葱、木耳、蒜黄、香干、肉丝等配菜。大火翻炒加入秘制调料,出锅盛盘,手法快得眼花缭乱。
  李文娟和王林坐在一张小桌边,她手撑着下巴,微微一笑:“姐夫,像他们这样开个小店,一年能赚多少钱?”
  王林道:“得看手艺、地段,生意有好也有坏,有人一年能赚几十万,也有人亏本的。”
  “做生意还能亏本?大不了就是不赚钱呗!”
  “不赚钱就是在亏本。房租、水电、人工、材料,都是钱,真的没有生意,对人的意志更是一种煎熬,能撑三个月就是厉害了,能撑半年以上的人很少,人最绝望的事,就是看不到希望。”
  “姐夫,还好我们做生意做起来了。我们在华亭路卖服装时,生意也好得很。我姐现在的摊位也很赚钱呢!她说一年能赚十几二十万!都够养活她和文文的了。”
  “我不能养活他们?还得靠那小摊?”
  “嘻!姐夫,我姐说的,说如果她和你离婚了,她就带着孩子单过。”
  “是吗?”王林摸了一把脸,“她想着和我离婚?”
  “你们不是经常吵架吗?她一吵架就说这种话。”
  王林沉默不语。
  这里的早餐出乎意料的好吃。
  王林一边吃一边说道:“这家店肯定能做起来,说不定以后能做成大饭店。这店主精明。”
  “哪里看出来他精明了?”
  “料很足,又准备了大量的免费的配菜给顾客吃。你看这里的人气就知道他生意有多好。而且这两夫妻舍得拼命,一般这种小店,开饭店的不做早餐,做早餐的不做饭店,因为太累人,半夜就要起来准备食材,又要忙到半夜才能睡觉。”
  “那倒是。”李文娟道,“做饭菜很累人的,我就做不来。我每天只炒几个菜,手就酸得不行。那大铁锅,我都端不动。”
  王林笑道:“你是人享福的命。”
  “因为我有姐夫啊!”李文娟幸福的一笑。
  吃过早餐,王林回到红旗饭店。
  他和刘希贤说好了,不用他们过来接,自己坐车过去。
  王林也没有带随从,忠叔都是后面来的。
  他和李文娟坐上车,吩咐忠叔前往安纺厂。
  安纺厂在和平路一带。
  沿着和平路一直往东至尽头,有一处老庐州人都熟悉的地方——安纺总厂。
  说到老庐州的东门,说到安纺、纺织厂、印染厂、合钢,都是七八十年代庐州最好的地方,没有之一。
  1956年,徽省第一纺织厂开始试生产。半年后,这座徽省当时最大的纺织企业正式全面投产,从此庐州开始走上了工业化道路。
  庐州有小上海之称,而安纺则是申城人最集中的地方,吃螺蛳、吃毛蟹、吃甲鱼、花衣裳……当年的安纺人更是几乎成了本地时尚的引领者。
  对于这座城市而言,“安纺”一直都是东门乃至全庐州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地方,更是无数安纺人奉献一生的热土。
  今天是个好天气,艳阳高照。
  夏天的上午,吹着燥热的风。
  路边的树上,蝉鸣声声。
  和申纺厂一样,这里不仅是一家工厂,也是一个大型生活社区。
  大多数房子都是两层楼高的红砖房,锈迹斑驳的老厂房,在阳光下沉寂,无声诉说着老安纺的岁月时光。纺织业的没落,再加上城改项目的推进,这样的红砖楼不知何时就会被拆掉。
  王林的车子到达工厂门外。
  大门的保卫可能提前接到了通知,知道今天有贵客来,穿戴整齐站在门口迎接,当王林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来时,保卫们恭谨的敬礼。
  正是上班高峰期,陆陆续续的纺织工人走进厂门。
  一路上,女工们洒下欢乐的笑声。
  王林说道:“忠叔,慢点开。”
  “明白,王总。”忠叔将车速放缓。
  车子开到行政楼前停了下来。
  王林和李文娟各自下车。
  进了厂区,仿佛一下子与厂外的喧嚣闹市隔绝了。红砖黑瓦、绿树成荫、任意蔓延的爬山虎、斑驳的车间大门、残破的天窗。
  安纺也分好几个区,有一村、二村、三村、四村等等。
  这里是一个大型的生活社区,这里的每个人都和安纺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不是安纺厂的工人,便是安纺厂的家属。
  王林他们来到的是总厂的行政楼。
  “姐夫,他们都不出来迎接你的?”李文娟四下瞧瞧。
  “可能他们没想到,我们来得这么早吧!”王林呵呵一笑,“走,我们先到车间里去转转,我对这样的厂房,熟悉得很!车子就停在这里,他们看到就知道我来了。忠叔,你留在车里吧,刘厂长若是问起我,你告诉他我下车间了。”
  忠叔应道:“好的,王总。”
  王林摆摆手,和李文娟一起走向车间。
  安纺的工人都穿着安纺厂的工装。
  王林穿着白衬衫青色西裤黑皮鞋,头皮梳得油光发亮,腰间别着bb机,倒像厂里的领导。
  李文娟今天穿了条蓝色的牛仔裤,配一件水红色的t恤衫,身形玲珑紧致,娇艳中透着几许清纯的气质。
  他们走在一群工人当中,显得相当的扎眼。
  因为厂里的领导,工人们都是认识的。
  这个看起来像领导的年轻男人,身边还带着个女秘书?
  他俩到底是谁?
  难道是新来的领导不成?
  王林可不管别人怎么猜测,他跟着人群走向车间。
  他对纺织厂的车间无比熟悉,只看一眼外形,就知道这些车间是做什么的。
  车间门口一个男人伸手拦住了王林和李文娟:“你们是哪个车间的?怎么跑到我们车间里来了?怎么不穿工装呢?”
  王林微微一笑:“我们是来参观学习的。”
  “参观?哪里来的?”
  “申纺厂来的。”
  “申纺厂?申纺厂不是早就没了吗?都被爱秀集团给接管了!变成爱申集团了!”
  “是,是变成爱申集团了,怕你不知道,所以说申纺厂,没想到你消引导挺灵通的。”
  “哦,你们是爱秀集团过来的?有证件吗?给我看看,不然,我不能放你们进去。”
  李文娟道:“喂,你知不知道他是谁?他的路,你也敢拦!哼!”
  王林呵呵一笑,摆摆手:“文娟,别这样。我有证件。”
  他掏出自己的工作证,递给对方看:“同志,这是我的证件,我可以进去了吗?”
  >>蓬草小说网 www.pengcao.com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